塑造建筑产业数据生态未来
四川中正秉盟
塑造建筑产业数据生态未来
大量优质BIM资源注册即可免费下载

QQ登录

微信登录

还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帐号密码登录 | 手机验证码登录

记住密码,一个月内自动登录   

<返回QQ/微信登录 忘记密码
获取验证码
<返回QQ/微信登录 忘记密码
四川中正秉盟
塑造建筑产业数据生态未来
大量优质BIM资源注册即可免费下载

QQ注册

微信注册

手机号注册

完成此注册,即表明您同意了我们的 使用条款和隐私策略 已有账户,去登录
四川秉盟
塑造建筑产业数据生态未来
使用手机号注册
获取验证码
<返回QQ/微信登录

Industry Trends

行业动向

行业新闻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 -  行业动向  -  行业新闻

“建筑医生”用BIM“解剖”大楼

来源:四川BIM——四川中正秉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  日期:2018-01-10 09:50:04


开栏的话

随着科技的发展,如今的城市建设、城市管理也迈进了智慧时代。新设备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给城市装上了“智慧大脑”,使得各类问题发现更早、监管效率更高、居民享有便捷服务更多。而这些智慧系统运行的背后,离不开一个个才智过人的行业专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,他们用自己的双手,使一个个“天方夜谭”式的构想变成现实,一个“让本地人自豪、让外地人向往”的更加美丽的海滨城市的蓝图愈渐清晰。 

北上南下取经完成设计

海天中心项目由国信集团建设,其369米高的主塔楼将成为未来青岛第一高度。当记者在工地见到张涌时,他正在校核数据。只见他从平板电脑上调出前期储存的数据与三维模型,蹲下身子开始仔细比对一个长达十几米的钢结构部件。大到钢梁的安装高度,小到构件上预制的螺栓,他都一一仔细查验,拿不准的还利用专业量尺进行测量,并与建筑信息云平台中的BIM数据进行反复比对。 “我们是青岛市首个在超高层大型综合体全生命周期中使用BIM技术的项目,没有现成的经验和规范可以参照,只能摸着石头过河。 ”张涌介绍说。正是他组建了一支BIM团队,实现了BIM技术在该项目中的成功运用。 

作为超高层大型建筑综合体,海天中心体量巨大、结构复杂,单纯通过二维平面图纸来理解项目不仅耗时费力,还存在不少各专业间交叉碰撞的隐患,而BI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,于是张涌提出了引入BIM助力海天中心的建议。虽然公司大力支持,但相关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主动请缨,通过问专家、查文献、分析案例、异地考察等方式,多次往返京、沪等地,考察学习BIM应用的项目经验。通过北上南下“取经”,张涌对BIM技术有了深入了解,随后他结合海天中心的特点,完成了BIM应用的顶层设计,明确了引入BIM技术的主要步骤及各阶段具体工作。此间他撰写了数十篇相关报告,单是BIM应用基本路线图就修改了十余稿,最终成功地将BIM引入海天中心,成为上千名海天建设者们日常工作的重要依据。 
跨界试水运维引领前沿 
   自从引入BIM技术后,张涌每天都深入施工一线,实地了解建筑施工难题,从BIM技术角度提供解决方案。他把办公室安在了工地上,往往深夜还在研究BIM数据。大楼施工到什么高度,他就要在什么高度查看施工实况,常常在百余米高的建筑施工现场一工作就是大半天;每天出入施工现场不知多少次,凌晨赶到现场查看问题也是常态。功夫不负有心人。 “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工程建设的推演,我们发现了两千多个极易忽视的问题,节省拆改费用少说也有七千多万元。 ”张涌说。 
   从“两眼一抹黑”到现在对BIM技术烂熟于心,张涌在青岛建筑业内可谓是掌握BIM技术的先行者。如今,在海天中心项目中BIM技术已得到了完全运用,张涌又打破常规进行跨界整合创新,将建筑大数据、互联云平台和智能楼宇管控进行深度融合,在设备设施监测、安防消防应急管理、能耗大数据优化分析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,力图将海天中心打造成一座全新的“天空城市、绿色建筑、智能家园”。

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 记者 傅春晓 邱修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