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造建筑产业数据生态未来
四川中正秉盟
塑造建筑产业数据生态未来
大量优质BIM资源注册即可免费下载

QQ登录

微信登录

还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帐号密码登录 | 手机验证码登录

记住密码,一个月内自动登录   

<返回QQ/微信登录 忘记密码
获取验证码
<返回QQ/微信登录 忘记密码
四川中正秉盟
塑造建筑产业数据生态未来
大量优质BIM资源注册即可免费下载

QQ注册

微信注册

手机号注册

完成此注册,即表明您同意了我们的 使用条款和隐私策略 已有账户,去登录
四川秉盟
塑造建筑产业数据生态未来
使用手机号注册
获取验证码
<返回QQ/微信登录

Industry Trends

行业动向

行业新闻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 -  行业动向  -  行业新闻

BIM技术与古建筑保护相结合

来源:四川BIM——四川中正秉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  日期:2018-03-24 11:53:38

来源:椒江新闻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:记者 徐丽平

300多年的历史,明末清初的建筑一江两岸第一座古建筑,要开始“搬家”喽~


1521763860380_5ab44614159bb80d66689d13 (1).png


20b6fe0e7a7648bbb9627977d3c264e620180323084256.JPG

用一根木头,每一块桥梁都标上记号


    “这木头、栋梁要一根一根标上记号,以后都要一根一根按照原样复原回去……”昨日,

江岸尚城一处古建筑朝北台门正在保护性迁移。

 

  在现场,记者看到,文物保护专家把一根根木头和栋梁都标上了记号。“拆这个房子

跟拆别的房子不一样,这个是保护性建筑。拆前,我们要先测绘,拆中,我们不仅要标上

标记,而且要尽量保护好每根木头完好无损。这个看似简单,其实要非常的小心、仔细,

复原起来差几公分都不行。”城发集团城发建设负责人许卓敏说。

 

  据了解,这是一幢建于明末清初的建筑,正房7间,厢房5间,坐西朝东,正门朝北,

俗称“朝北台门”。房子外观是闽北建筑,内部是徽派串斗式建筑。据当地老人回忆,

这幢房子至少有300年的历史。

1521763861082_5ab44615159bb80d66689d15.png

 

  记者了解到,为了更好地按原来的尺寸复原,保持原来的风貌,文物保护专家迁建

时,采取BIM技术与古建筑保护相结合的工艺,一边拆一边建模。“BIM技术是以建筑

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,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

息,通过三维建筑模型,实现工程监理、物业管理、设备管理、数字化加工、工程化管

理等功能。”城发集团古建筑顾问沈利江说。

 

  “你看这些都标上了标记,梁对梁,柱对柱,雕花对雕花,复原时,架构、位置、

构件都保持原样不变。如果原来有损坏的,我们都按原来的尺寸复原好。”沈利江说。

1521763861449_5ab44615159bb80d66689d16.png

 

  记者在沈利江的电脑上看到,这个模型精细到连老建筑的猫洞都设计进去了,可见非常

的逼真。据悉,今后,“一江两岸”的保护性迁建都将按照这个模式来进行迁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