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新华社北京2018年4月20日报道,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已批复《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》。“要以《纲要》为指导,推动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、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、协调发展示范区、开放发展先行区”、“《纲要》是新区规划建设基本依据,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、违规变更。”
规划纲要已获批复,雄安建设框架基本确立,新城建设再上新台阶:
定位明确: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,严格产业准入标准。
新区规模:雄安新区实行组团式发展,先行开发容城、安新交界区域20-30平方公里启动区,条件成熟后推进约2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;起步区规划格局为“北城、中苑、南淀”,统筹生产、生活、生态三大空间。
城市风貌:强调新时代城市特色风貌,坚持中西合璧、以中为主;蓝绿空间占比70%,远景开发强度30%;绿色生态,森林覆盖率40%,起步区绿化覆盖率50%。
制度创新: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,实现融合发展和错位发展;严禁大规模房地产开发,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和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。
绘制新区建设产业链,目标→纲要→规划→建设→运营,受益有先后:
从新定位到新流程,雄安有望成为未来新城典范,以雄安为例梳理我国新城建设产业链:首当其冲为新城顶层规划,由政府部门与设计建设单位共同完成;前端为基础设施建设,分为地下基建和地上基建,施工顺序应为先地下后地上;中端为房屋和园林建设,体量最大,受益偏中后端;后端为城市管理与运营,探索“城市运营商”新模式。
作者:陈浩武 孙伟风 师克克
来源:光大证券